发布日期:2024-01-31 10:20:42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是目前仍有部分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机制不健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2、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3、理论丨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本文根据赛迪智库刊载《数字政府困境与破解路径》整理编写)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萌芽期或发展期。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我国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并开启了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热潮。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认为,我国数字政府发展空间巨大,但目前仍存在现实困境。

  一、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一是统筹协调工作不够有力。由于国家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工作职能进行了多次调整,各地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工作情况复杂,各地做法也不尽相同,这导致地方统筹协调不畅,网络、平台、应用等资源建设管理缺乏有效配合等问题,有的地方矛盾还比较尖锐。二是目前仍有部分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机制不健全,有的即使建立了机制也存在职责不清、交叉管理的情况,并没能实现项目、资金的归口管理。机制不顺、部门间政策不衔接,导致政策碎片化,难以形成共筹共建合力,阻碍了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二、法律固化阻碍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政府建设的攻坚期,制度更新明显滞后于技术创新,客观上阻碍了数字政府向纵深发展。一是规章程序的合理性有待提升。比如,建设工程要注重施工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规定,房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律要经过事前施工图审查,审查周期长、修改次数多,使得不少设计单位过度依赖施工图审查,弱化了内部质量管理。二是电子文档执行过程面临制度冲突。比如,《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则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必须纸质存档”的规定。这种政策交叉的现象阻碍了电子档案的普及。三是政府数据开放制度缺失。目前,政府数据开放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很多部门对数据开放标准和内容不清楚,导致不敢、不愿、不会开放的想法较为普遍。

  三、数据联通有待提升。一是条块分割导致地方与中央部门数据联通困难。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本级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可整合本级权限内的地方平台等信息系统,其余无法纳入的基本都是国家各部门的专属垂直管理系统。据某省反映,目前部门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仅为42%,65个国家垂直管理系统、64个省级垂直管理系统仍未实现与各级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二是数据开放范围有待拓展,开放数据更新频率有待提高、质量有待提升。比如,对教育、健康医疗等社会需求迫切的信息资源开放力度不大,部分部门仍以静态数据表格为开放数据的主要方式,以API接口方式开放实时、动态信息资源的比例较低。

  四、政企责任边界模糊。当前有不少企业已深度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比如广东省的数字广东公司、贵州省的云上贵州公司等。这种政企联合进行数字政府建设的方式,促使政府和企业在公共领域的边界模糊,衍生出一系列的合作难题。一是政企利益差异明显。政府在数字政府建设中需优先考虑公益属性,但企业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优先价值追求是盈利,政企合作基础因此受到影响。二是政企权责界定难。有些地方政府对BOT、PPP等政企合作模式的认知实施能力有限,在政企合作协议中对各方责权利界定不清,导致合作企业在未经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对政府数据进行开发利用。虽然数据权属目前尚无定论,但政府数据是政府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部门对政府数据具有义不容辞的管理责任。一旦造成安全事故,权责不清将导致无法追责。

  对此,建议:

  (一)夯实数字政府建设的组织基础。推动地方政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衔接,确保政策法规的统一性,杜绝政出多门现象。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并统筹发展。

  (二)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制度保障。梳理现行法律中制约信息共享的关键问题并及时进行清理和修订,同时积极发挥试点的探路作用,在市场准入、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先行先试。

  (三)加快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效能。大力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推动政府数据有序向社会流通,释放数字红利,繁荣数字经济。

  (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探索政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明确各参与方的责权利,有效规避数字政府建设的风险,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随着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据统计,2014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为1845亿元,2020年增长至3682亿元,2014-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2.2%。

  2014-2020年我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电子政务产业链中的核心角色为各类建设运营方,大型项目由总集成商来负责整体的咨询规划、实施建设等工作,在分得最大收益的同时需要为项目交付全权兜底。目前,主要有IT基础设施厂商、电信运营商、公有云IaaS厂商和系统集成商四类厂商参与政务云总集成商的竞争。

  电子政务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报告标题】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报告类型】产业研究

  【报告格式】电子版、纸介版

  【出品单位】华经产业研究院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电子政务行业相关概述

  1.1 电子政务行业定义及特点

  1.1.1 电子政务行业的定义

  1.1.2 电子政务的特点

  (1)虚拟化

  (2)无纸化

  (3)即时性

  (4)技术性

  1.2 电子政务的类别

  1.2.1 政府内电子政务(G2G)

  1.2.2 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G2B)

  1.2.3 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G2C)

  1.3 电子政务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1.3.1 生产模式

  1.3.2 采购模式

  1.3.3 销售模式

  1.4 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章 电子政务行业市场特点概述

  2.1 行业市场概况

  2.1.1 行业市场特点

  2.1.2 行业市场化程度

  2.1.3 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2.2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2.1 资金准入障碍

  2.2.2 市场准入障碍

  2.2.3 技术与人才障碍

  2.2.4 其他障碍

  2.3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

  2.3.1 行业周期分析

  (1)行业的周期波动性

  (2)行业产品生命周期

  2.3.2 行业的区域性

  2.4 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2.4.1 行业产业链概述

  2.4.2 上游产业分布

  2.4.3 下游产业分布

  第三章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电子政务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3.1.1 行业主管部门分析

  3.1.2 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3.1.3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3.1.4 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3.1.5 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3.1.6 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2 电子政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3.2.1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2.2 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3.3 电子政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3.3.1 电子政务产业社会环境

  3.3.2 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4 电子政务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3.4.1 电子政务技术分析

  (1)技术水平总体发展情况

  (2)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新技术研究

  3.4.2 电子政务技术发展水平

  (1)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技术水平所处阶段

  (2)与国外电子政务行业的技术差距

  3.4.3 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3.4.4 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3.5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要性

  3.5.1 发展电子政务是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3.5.2 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3.5.3 促进我国信息社会建设

  3.5.4 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第四章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概述

  4.1 2017-2021年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1.1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

  4.1.2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特征

  4.1.3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

  4.2 2017-2021年全球主要地区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状况

  4.2.1 欧洲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2.2 美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2.3 日韩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4.3 2022-2027年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4.3.1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4.3.2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3.3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以公众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2)“互联治理”的发展趋势

  (3)“新方向整合”的发展趋势

  (4)“推进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势

  (5)“拓宽网络交流渠道”发展趋势

  4.4 全球电子政务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动态分析

  第五章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概述

  5.1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5.1.1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阶段

  5.1.2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5.1.3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5.2 2017-2021年电子政务行业发展现状

  5.2.1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

  5.2.2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分析

  5.2.3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企业发展分析

  5.3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5.3.1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1)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面临困境

  (2)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对策探讨

  5.3.2 中国电子政务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1)中国电子政务企业面临的困境

  (2)中国电子政务企业的对策探讨

  5.3.3 国内电子政务企业的出路分析

  第六章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6.1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6.1.1 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6.1.2 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6.1.3 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6.1.4 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2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6.2.1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工业总产值

  6.2.2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6.2.3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产销率

  6.3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6.3.1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供给分析

  6.3.2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需求分析

  6.3.3 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供需平衡

  6.4 2017-2021年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6.4.1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6.4.2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6.4.3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6.4.4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七章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7.1 电子政务行业细分市场概况

  7.1.1 市场细分充分程度

  7.1.2 市场细分发展趋势

  7.1.3 市场细分战略研究

  7.1.4 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7.2 电子政务硬件市场分析

  7.2.1 电子政务硬件市场规模

  7.2.2 电子政务硬件市场竞争情况

  7.2.3 电子政务硬件市场发展趋势

  7.3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分析

  7.3.1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规模

  7.3.2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竞争情况

  7.3.3 电子政务软件市场发展趋势

  7.4 电子政务服务市场分析

  7.4.1 电子政务服务市场规模

  7.4.2 电子政务服务市场竞争情况

  7.4.3 电子政务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7.5 电子政务服务研究建议

  7.5.1 细分市场研究结论

  7.5.2 细分市场研究建议

  第八章 中国地方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1 北京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1.1 北京电子政务政策推动

  8.1.2 北京电子政务投资情况

  8.1.3 北京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8.1.4 北京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8.1.5 北京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8.2 上海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2.1 上海电子政务政策推动

  8.2.2 上海电子政务投资情况

  8.2.3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8.2.4 上海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8.2.5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8.3 深圳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3.1 深圳电子政务政策推动

  8.3.2 深圳电子政务投资情况

  8.3.3 深圳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8.3.4 深圳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8.3.5 深圳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8.4 苏州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4.1 苏州电子政务政策推动

  8.4.2 苏州电子政务投资情况

  8.4.3 苏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8.4.4 苏州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8.4.5 苏州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8.5 杭州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与规划

  8.5.1 杭州电子政务政策推动

  8.5.2 杭州电子政务投资情况

  8.5.3 杭州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8.5.4 杭州电子政务需求分析

  8.5.5 杭州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第九章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9.1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9.1.1 电子政务行业区域分布格局

  9.1.2 电子政务行业企业规模格局

  9.1.3 电子政务行业企业性质格局

  9.2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竞争五力分析

  9.2.1 电子政务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9.2.2 电子政务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9.2.3 电子政务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9.2.4 电子政务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9.2.5 电子政务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9.3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竞争SWOT分析

  9.3.1 电子政务行业优势分析(S)

  9.3.2 电子政务行业劣势分析(W)

  9.3.3 电子政务行业机会分析(O)

  9.3.4 电子政务行业威胁分析(T)

  9.4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投资兼并重组整合分析

  9.5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重点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十章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10.1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1.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1.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2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10.2.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2.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2.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3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3.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3.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4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4.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4.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5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10.5.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5.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6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6.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6.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7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7.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7.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7.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8 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0.8.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8.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8.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9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9.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9.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9.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10.10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10.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10.10.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0.10.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十一章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11.1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前景

  11.1.1 2022-2027年电子政务市场发展潜力

  11.1.2 2022-2027年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1.1.3 2022-2027年电子政务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1.2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2.1 2022-2027年电子政务行业发展趋势

  11.2.2 2022-2027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预测

  11.2.3 2022-2027年电子政务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11.2.4 2022-2027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11.3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供需预测

  11.3.1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供给预测

  11.3.2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需求预测

  11.3.3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供需平衡预测

  11.4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第十二章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投资前景

  12.1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2.1.1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12.1.2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12.1.3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项目建设分析

  12.1.4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资金用途分析

  12.1.5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主体构成分析

  12.2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2.2.1 电子政务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2.2.2 电子政务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12.2.3 电子政务行业盈利因素分析

  12.3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2.3.1 产业链投资机会

  12.3.2 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12.3.3 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12.3.4 产业发展的空白点分析

  12.4 电子政务投资风险与规避

  12.4.1 企业进入电子政务市场的风险

  12.4.2 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的风险与规避

  12.5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潜力与建议

  12.5.1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12.5.2 电子政务行业最新投资动态

  12.5.3 电子政务行业投资机会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22-2027年中国电子政务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

  13.1 电子政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背景意义

  13.1.1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3.1.2 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13.1.3 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13.2 电子政务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依据

  13.3 电子政务企业战略规划策略分析

  13.4 电子政务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3.4.1 中小企业存在主要问题

  13.4.2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4.1 研究结论(ZX)

  14.2 行业建议

  14.2.1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14.2.2 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14.2.3 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电子政务行业特点

  图表:电子政务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电子政务行业产业链分析

  图表:2017-2021年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22-2027年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图表:中国电子政务所属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更多图表见正文……  摘要:为推进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近年来我国各地方政府在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也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并深入探讨困境应对措施,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提供支持。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数据真实性、开放性、分析能力三个层面,大数据对地方政府治理观念、方式、效果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被削弱。保证地方政府治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数据真实性不足

  由于大数据时代未能解决传统数据的真实性问题,这就使得基于大数据的地方政府治理很容易因不真实数据的出现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数据造假行为频现,而在地方政府的治理中,PS图片、文字、视频等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生成的虚假信息也较为常见,政府数据管理部门因此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无论是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的推行,均离不开真实、准确的大数据支撑。由此可见数据真实性不足困境的严重性。

  (二)数据开放性过低

  虽然大数据时代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且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推行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数据开放性过低的情况仍属于我国地方政府常态。大数据的价值过高,这使得政府、组织、企业均会主动收集、整合、分析数据。但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往往拒绝公开自身保存的数据,数据的垄断使得数据封闭性大幅提升,某一主体所占有的数据自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地方政府治理因此受到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三)数据实时共享难

  数字政务数据开放共享难。数字政务建设的基础是“数据”,而数据只有在省市域层面和部门系统之间畅通无阻,才能得以有效运转。一方面,市级层面之间数据联通和共享仍有困难。数据碎片化、非结构化现象问题突出,进行技术整合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数据监督管理难度大。不同部门系统多头管理致使工作人员重复劳动、疲于应对,各类数据统计口径不一、底数不清,数据的实时更新难以保证。

  二、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数据收集机制

  为化解数据真实性不足的困境,数据收集机制的完善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以此保证治理过程中数据收集的真实性。为完善数据的收集机制,政府需首先加强对数据真实性的重视,以此树立“阳光数据”认知,认识到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与数据真实性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以此开展求真务实的数据收集研究,真正做到讲真话、报实情、做真数据;机制的完善应关注数据收集形式和程序的规范,数据管理部门应围绕核心重要数据开展集体讨论,并制定和落实数据筛选审查机制,人民群众意见的广泛听取也需要得到重视,这些均能够有效降低错误数据的出现概率;数据的收集机制完善还需要关注配套建立的民主监督机制,以此加强民主监督,即可倒逼政府提升数据收集的规范性。群众、纪委监委、上级政府、同级人大及常委会均需要在地方政府数据收集规范中发挥自身作用,并以此实现具体责任化的政府数据收集行为规范,为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责任,责任人的明确、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落实同样不容忽视。

  (二)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受计划经济时期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始终占有绝对的社会信息资源控制权,掌握的数据资源也在80%以上,为充分发挥这类数据资源的价值,推进治理升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的构建存在较高必要性。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开展了数据资源共享的探索,但在大数据时代下,受到认识不到位、配套政策制度不健全、技术标准缺失的影响,很多单位仍单纯的将数据视作部门私有财产,传统纸质载体保存方式也往往会直接制约数据共享的推进,不愿开放数据、无法开放数据的情况大量出现。基于此现状,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的构建应围绕顶层设计与指导、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教育宣传三方面展开。顶层设计与指导指的是专门成立领导和工作小组,制定数据开放共享规划,以此全面统筹开展数据开放共享探索;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需围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展开,以此明确地方性的相关隐私安全和技术标准规范,弥补立法空白;教育宣传指的是政府内部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等理念开展的数据开放和利用培训与讲座,数据开放共享治理可由此更好被接受。

  (三)构建信息化社会治理支撑框架

  基于锥体区块链技术构建信息化社会治理支撑框架,打造新型智慧政务体系。各级各类业务机构可通过锥体区块链及认证标准,自由加入体系,不仅仅在形式上以‘一网通办’为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性。同时,以锥体区块链底层架构为基础,在设计时考虑兼顾当前社会组织架构模型,尊重当前政府组织社会职能权力,形成三维架构网络,各机构身份、资格、权限、数据各类信息流在授权下共享,交织成信息网络,提高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在架构设计中,通过引入机构编码和终端编码来建立链接关系,确保实现所有终端都是通过认证后才能接入网络,在锥体区块链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源认证的基础之上,链上数据全部来源于政府及各单位权威机构,各链之间数据共享,有效解决传统区块链信息跨链难的问题,通过节点业务职能的关联共识机制,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以“认证”为核心、业务数据回归职能部门,这一特点决定其业务数据将接受职能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存在“监管难”的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较为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完善数据收集机制、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构建信息化社会治理支撑框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升级路径。同时,为更好适应大数据时代,安全问题的针对性应对也需要得到重视。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二是目前仍有部分地方数字政府建设机制不健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现实困境亟待解决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部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