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24 22:17:25

中国给了苏联什么好处中国苏联关系:权威专家揭示中方为苏联带来的重要利益

本文目录

  1. 中俄历史上签订过哪些条约?
  2. 苏联撤去科技支援后,催中国还钱了吗?
  3. 苏联分为哪两个时期?
  4. 塔城历史事件?

中俄历史上签订过哪些条约?

中俄签订的条约有:

1、《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2、《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4、《中俄蒙协约》

《中俄蒙协约》是1915年6月7日中国北洋政府及外蒙自治当局与沙皇俄国在恰克图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恰克图协约。条约确认了《中俄声明文件》、《中俄声明另件》和《俄蒙商务专条》的效力,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蒙古地区沦为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

5、《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又称《齐齐哈尔协议书》,是清朝与沙皇俄国于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中方代表是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俄方代表是菩提罗夫。

苏联撤去科技支援后,催中国还钱了吗?

催了,中苏在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里面,中方跟苏方贷款3亿美元,到1960年连本带息全部提前还给苏联,即使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也没间断过,反而加快还款的步伐。

苏联分为哪两个时期?

苏联不是分为两个时期,是分为六个时期。

苏联经历了如下六个时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主要实施者,列宁。苏联成立后,为解决国内外战争问题,采取战时体制,但战时体制的推行,导致国家经济下滑,老百姓生产积极性下降问题。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主要实施者列宁,斯大林。1921年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即部分放开企业个人的生产所有权,被称为是“有必要的倒退”,但也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回复和发展。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上台,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完全废除。

三斯大林模式(1928年-50年代中期年)主要实施人物,斯大林。又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实施和开展,但也导致了挫伤劳动者积极性问题,为以后发展埋下隐患。

四赫鲁晓夫改革(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主要实施者,赫鲁晓夫。期间大规模发展农业,试图冲破斯大林模式,但以失败告终。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主要实施者:勃列日涅夫。期间大规模发展重工业,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80年代初-1991年)主要实施者,戈尔巴乔夫。期间先是在经济领域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领悟,最终改革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塔城历史事件?

185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后,塔城定为对外开放商埠。1853年中俄在塔尔巴哈台正式通商。1855年沙俄驻塔城官员意欲侵占塔城雅尔噶图金矿(在巴尔鲁克山西部),派出数百武装士兵强行驱散并枪杀采金矿工。徐天尧、安玉贤等回、汉矿工自发带领矿工抬着死难者尸体前往清政府驻塔城参赞大臣衙门请愿,反遭清政府派兵责打镇压。各族矿工六百余人忍无可忍,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8月26日夜,烧毁俄国在塔城贸易圈的栈房51间及货物。清政府却以“研审”名义将徐天尧、安玉贤等十数名矿工逮捕,押送伊犁充军。火烧俄国贸易圈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塔城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爱国壮举。

巴尔鲁克山的收回

1883年(清光绪九年)《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签订之前,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迫于沙俄压力,答应沙俄租借巴尔鲁克山十年的无礼要求。租借地包括裕民县全境和额敏、托里两县的一部分。借约期满前一年,时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额尔庆额向清政府奏请如期收回巴尔鲁克山。在塔城军民齐心支持下,清朝官员英林、图瓦阿强据理力争,与沙俄政府反复交涉,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11月12日将巴尔鲁克山重新收回到祖国怀抱。

3万抗日义勇军及家属从巴克图回到祖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日军军队的围攻夹击下被迫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初,经中国政府与苏联协商,进入苏境的东北抗日义勇军除伤病员暂留苏联各医院治疗外,其余各部由苏联政府安排乘火车经西伯利亚,在阿亚古斯下火车,然后乘汽车到达中苏边境巴克特(苏方),后从巴克特过境回到中国新疆塔城边境,从巴克图口岸回到祖国。得到东北抗日义勇军转道塔城回国的消息后,塔城区和各县立即组织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接待办事处”。塔城行政长鲁效祖和新疆驻苏联斋桑领事广禄为接受抗日义勇军中方代表,各县县长为接待办事处主任。1933年2月至7月,当时总人口不满3万的塔城县(含裕民设治局),全力接待由苏联借道进入新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共计8批,包括家属在内3万多人。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塔城休整后,当地民众又筹措各种交通工具将义勇军将士送往省城迪化(今乌鲁木齐)。个别不能随军的老弱军士,塔城当地政府和民众加以妥善安置,使之成家立业。

巴斯拜依大桥的修建

1941年春,由塔城行政长公署行政长赵剑峰、塔城县(政)府县长郭积升、裕民设治局局长蕉乃成提议,曼别特部落首富巴斯拜·雀拉克·巴平捐款5.5万元大洋修建塔城至裕民间的额敏河大桥。1941年夏,塔城行政长公署组织由赵剑峰任总监督、塔城县县长李魏、裕民设治局局长穆尚义(译音)、巴斯拜等人参加的,由34人组成的建桥委员会,专司建桥事宜。聘请苏联桥梁专家,设计桥长87米,宽5.8米,桥上有人行道,松木结构,载重8吨,设计年限20年,实际使用年限36年。1975年地区养路段在原桥(1977年拆除)址东二百米处,由自治区投资34万元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桥高5.8米,长87.5米,宽8米,载重20吨。

1941年9月1日大桥动工建设,次年7月31日大桥竣工。大桥两头建有牌匾和岗亭,牌匾上刻写有“巴斯拜依大桥”六个大字。10月20日塔城行政长公署、塔城县府、裕民设治局组织各族各界人士千余人,在大桥处举行落成典礼,名此桥为“巴斯拜依大桥”。

  • 中国给了苏联什么好处中国苏联关系:权威专家揭示中方为苏联带来的重要利益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互动交流